Steam Deck除了是2022年的掌机之王之外,因为高性能的硬体、良好的扩充性和基於Linux的作业系统,也意外成为了非常强大的模拟器掌机之王。我们之前也已经写过如何透过改机,大幅增加储存空间。甚至可以比原厂的容量还要更大。
Steam Deck SSD 1TB升级DIY教学:详细步骤在这里
本文我们要说明的是如何透过软体安装,将原本就已经异常强大的Steam Deck从最强掌机魔改成为最强模拟器掌机。
警语:模拟器的ROM都来自具有版权的游戏,本文仅说明如何安装软体,服务模拟器玩家,非鼓励盗版。
开始之前,请先准备好以下工具
▲其实大部分的工具材料都是不需要的,只不过操作起来很困难而已。
MicroSD卡格式化,究竟需不需要记忆卡呢?
安装EmuDeck其实相当简单,简单说明的话是进入Steam Deck的「桌面模式」、连上 EmuDeck 网站、下载安装程式并且拉到桌面上、安装完 EmuDeck、放置BIOS和ROM档、启动EmuDeck Rom Manager、回到桌面模式启动EmuDeck。一口气长的话还可以一句讲完不换气。
详细一点说明的话大概是这样的。
首先,因为ROM的下载硬要在Steam Deck上面操作的话有点伤眼睛,所以比较建议是另外采购一张高速MicroSD记忆卡,用来储存ROM、BIOS以及Sample、Artwork等等相关软体。如果有高速记忆卡,就不须要准备USB随身碟了。
笔者是比较建议安装在MicroSD卡里面,避免未来重灌Steam Deck的时候,重整资料真的会很受不了。首先我们将MicroSD记忆卡插入Steam Deck,第一次使用的记忆卡,系统会提示进行格式化。如果之前已经有使用过,建议重新格式化。
路径是按下「Steam按钮」-「设定」-「系统」-「格式化 SD 卡」-「格式化」
在「桌面模式」之下,因为Steam开启之後可以额外调整输入装置的工作方式,所以分为Steam启动和Steam关闭两种状态。在Steam启动状态下,两边的触控板都可以用来操作滑鼠指标,并且还有左右键功能,也可以按「X」键或是「Steam + X」叫出虚拟键盘。但是Steam关闭状态下,只剩下两边触控板控制滑鼠指标功能,只有LT左滑鼠键、RT右滑鼠键功能,这时也失去了虚拟键盘的功能。所以条件允许的话,建议准备键盘滑鼠和船坞,在接下来的改装中会轻松许多。
▲设备允许的话,准备Docking船坞、键盘、滑鼠,会让你的操作变得简单许多。
▲EmuDeck支援的模拟器多到两只手指数不完。
进入「桌面模式」、连上 EmuDeck网站
接下来,请进入「桌面模式」,指令为「Steam按钮」-「电源」-「切换至桌面」
如果您还没有安装浏览器,第一次桌面模式点选工作列上的Chrome按钮之後,会跳到应用程式安装的画面,请在左上方搜寻栏输入「Chrome」就可以安装Chrome浏览器了。Linux系统就是霸气,搜寻Internet Browser马上跳出一堆浏览器可供选择,有Firefox、乾净版Chrome(拆掉Google服务的版本)、Chromium(纯开放原始码版,当然没有Google服务)等等。
进入桌面模式之後,打开浏览器连上 EmuDeck 网站 – 点选右上角的「Download」-「Download Installer」。下载的时候Chrome浏览器会问你这个有风险的软体确实要下载吗?请选择「Keep」
然後将浏览器下载列的「EmuDeck.Desktop」拖拉到桌面上,并且选择「Move Here」。
接下来点击「EmuDeck.Desktop」开始安装,选择「Continue」,就会自动开始安装了。
▲SteamDeck的桌面模式其实就是一个客制化的Arch Linux,搭配KDE Plasma桌面。作为电脑使用,功能相当的成熟。
▲如果不特别说,可能读者还没有发现这是Steam Deck的桌面模式吧?请连上Emudeck.com。
▲点选「Download Installer」开始下载。
▲网站超贴心,告诉读者接下来的操作步骤。只可惜是英文。
▲在这里选择「Keep」开始下载。
▲接下来拖拉至桌面上。
▲选择「Move Here」将安装程式放在桌面上。
▲此时点选「Continue」继续
▲接下来就开始自动安装了。这个过程跟网路速度有关,笔者大概花了10分钟左右安装。
EmuDeck安装步骤详解
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,建议您点选「Easy mode」就好。
接着选择安装位置,笔者是比较推荐安装在记忆卡里面,选择「SD Card」。如果您之前已经改过机或买的本来就是高储存空间的机型,也可以考虑安装在主机SSD内,选择「Internal Storage」。
选择「Easy mode」的话除了询问安装位置,只会再问是否要安装一些玩家自制的模拟器游戏?有些游戏还算蛮好玩的,可以选择装还是不装。接下来就进入真正的安装步骤,依据网路速度不等,笔者大概花了15分钟左右。如果「Easy mode」之後还想回来修正选项,还可以随时回选单修改,不需要重装。所以不用想太多,「Easy mode」大胆选下去吧。想回头修改的时候,可以重新回「桌面模式」执行「EmuDeck」-「Tool & Stuff」-「Quick Settings」
装好之後,「Install EmuDeck」会变成「EmuDeck」。
▲建议选择「Easy mode」即可,想修改的话也可以事後回来修正。
▲建议选择使用MicroSD的「SD Card」,想装在主机内也可以选择「Internal Storage」
▲是否要安装玩家自制的游戏呢?寻找到合适的ROM之前可以拿来打发时间。
▲接下来进入真正的安装步骤,笔者在这里花了15分钟左右。
▲安装完成画面,安装程式接着推荐执行 Steam Rom Manager。
▲安装完「Install EmuDeck」会变成「EmuDeck」
Steam Rom Manager设定步骤
安装完成之後,就是最後一个步骤,设定ROM(游戏主档)。如果是Linux玩家,MicroSD卡ROM置放的位置在「/run/media/mmcblk0p1/Emulation/roms/」,使用内建的档案管理员的话,位置在「Devices」 -「 Home」 – 「Emulation」 – 「roms」
以笔者常玩的大型电玩模拟器MAME来说,ROM档案就是放在「MAME」里面。
利用外接随身碟将ROM档案复制好或是将MicroSD卡拔去其他电脑将档案放置好之後,就可以回到「Steam Rom Manager」了。如果已经离开了之前的安装程式,可以重新执行「EmuDeck」-「Tool & Stuff」-「SteamRomManager」
在「Steam Rom Manager」里面,它的UI设计只能说比起EmuDeck反差太大,一时间还蛮难适应的。加上必须得关闭「桌面模式」之下的「Steam」,内建触控版的功能少一半不说,也叫不出虚拟键盘了。建议您这时候插上Docking船坞、键盘、滑鼠。不然操作会变得很不顺。
其实「Steam Rom Manager」只不过是帮忙生成「游戏模式」下的捷径而已,并没有什麽很伟大的功能。比较建议的设定是把全部的「Parsers」全关掉,只留下「EmulationStationDE」就好。然後点选「Preview」-「Generate app list」-「Save app list」即可关闭,回到「游戏模式」
▲ROM档的位置在「Devices」 -「 Home」 – 「Emulation」 – 「roms」里
▲进入Steam Rom Manager之前,必须关闭「桌面模式」下的「Steam」,因此触控版会进入半残状态。这个画面的英文其实也说得很清楚接下来该怎麽做。建议这时候有键盘滑鼠就拿出来了吧。
▲Steam Rom Manager的第一个画面,这时建议点一下「Parsers」关闭所有模拟器。
▲最後只要留下「EmulationStationDE」即可。
▲点选「Preview」-「Generate app list」-「Save app list」,等画面都出来之後就可以关闭页面,回到「游戏模式」去了。
游戏操作提示
进入游戏之後相信大多数的模拟器玩家都已经知道该怎麽做了。但是有几个官方快捷键相当方便,建议参考一下:
EmulationStationDE
- 快速离开游戏:SELECT + START
- 往前快转:SELECT + R2
- 快速存档:SELECT + R1
- 读取快速存档:SELECT + L1
RetroArch
- 进入选单:L1 + R1
另外,如果希望能够展现出游戏说明和截图、甚至是游戏影片的话,可以按「START」(右边XY旁边的三条杠按钮)-「SCRAPER」,在「SCRAPE THESE GAMES」选择「NO GAME IMAGE」,然後选取想要蒐集情报的模拟器之後,点选「START」即可。如果您的游戏非常多,一天最多只能蒐集2000个游戏左右的游戏情报。这时您可以考虑注册登录帐户或是更换资料来源,甚至可以选择「MIXIMAGE SETTINGS」里面的「OFFLINE GENERATOR」,用模拟器来自动生成游戏情报。
恭喜入手史上最强大的模拟器掌机 – 伟大的Steam Deck!
▲EmulationStationDE里经过SCRAPE之後的游戏情报资料相当完整,连这种冷门到没有太多人知道的游戏都有截图、游戏影片和游戏历史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