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即将在台湾时间 6/7 凌晨一点举办 2022 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,在这场大会上,苹果将会公布最新的 macOS 系统,也就是 macOS 13,今天这篇文章就要帮大家整理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关於 macOS 13 的 6 大资讯。
01. macOS 13 正式名称
目前的 macOS 12 正式名称为 Monterey,是美国的一个地名,为加州中部海滨城市 – 蒙特雷湾。
而紧接而来的 macOS 13 又会如何命名呢?
苹果在 2019 年 3 月申请了内华达山脉滑雪和踏青的热门地区「Mammoth(猛獁)」这个名称的商标,而且一直到 2021 年 11 月以前,已经 5 次向美国商标局申请持续拥有这个商标的权利,因此根据近年来苹果都是以地名作为 macOS 名称的规则下,「Mammoth」很有可能就是 macOS 13 的正式名称。
02. macOS 13 可升级的支援设备
在去年 macOS 12 推出後,苹果移除了包含以下的设备升级 macOS 12 的可行性:
- iMac(2014)
- MacBook(2015年)
- MacBook Pro(2013 年底)
- MacBook Pro(2014 年中)
- MacBook Air(2013 年底)
- MacBook Air(2014 年中)
而今年的 macOS 13 可以支援升级的 Mac 设备预计不会和 macOS 12 Monterey 相差太多,可以支援升级的 Mac 包含:
- iMac(2015 年底或後续机型)
- iMac Pro(2017 年或後续机型)
- Mac Pro(2013 年底或後续机型)
- Mac mini(2014 年底或後续机型)
- MacBook(2016 年初或後续机型)
- MacBook Air(2015 年初或後续机型)
- MacBook Pro(2015 年初或後续机型)
03. 系统偏好设定介面更新
根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的报导指出,苹果可能会在 macOS 13 更动已经好几年没有变化的「系统偏好设定」版面设计。
或许在整合 macOS 与 iPadOS 的前提下,macOS 的系统偏好设定会更趋向 iPadOS 的「设定」版面靠拢。
▲ 目前的系统偏好设定已经使用了数年之久
04. 独立的 App 设定功能
在 iOS 或 iPadOS 上,我们可以单独的针对特定的 App 进行部分的设定,包含字体大小、使用的语言、通知的样式….等;目前,macOS 12 已经可以让使用者自行设定 App 所使用的语言了,而在 macOS 13 上,苹果很有可能会把 iPadOS 这套模式也移植过去,让使用者可以针对每个 App 进行更多独立的设定。
▲ macOS 12 仅能针对 App 的语言与通知显示方式进行独立设定
05. 重新设计的 App 与桌面小工具
macOS 上部分内建的 App,包含邮件、备忘录、提醒事项….等,都可能会在 macOS 13 上被重新设计;此外,类似於 Widget 的小工具目前也仅限於在滑出的侧边栏中显示,许多人也在期待苹果可以让 Widget 小工具可以像 iOS 一样,直接拖拉到桌面上使用,这在 macOS 13 上也可能会出现。
▲ 目前 Widget 小工具只能局限在右侧滑出的选单中
整体而言目前对於 macOS 13 的资讯并没有太多,但是许多分析师都认为,仅管苹果在 macOS 13 推出的新功能都不算是非常大幅度的改进,但会是相当实用的功能。
06. macOS 13 推出时间
macOS 13 基本上会在台湾时间 6/7 日的 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现身,通常发表会过後不久,可能是当天也可能是隔天,就会开放开发者预览版 Developer Beta 给开发者下载使用。
而 macOS 13 正式推出的时间大约会落在 10 月的 Mac 发表会过後,搭配新款 Mac 产品一同推出。
6/7 凌晨一点举办 WWDC 全球开发者大会
苹果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将在台湾时间 6/7 凌晨一点举办,届时包含 iOS 16、iPadOS 16、macOS 13、watchOS 9 以及 tvOS 16 也都会一同发表,果仁也会替大家即时转播最新的讯息,并且推出懒人包给大家可以快速掌握 WWDC 的更新内容。
延伸阅读》
- 苹果发布 WWDC 2022 专题演讲日期,台湾时间 6/7 凌晨一点见
- 期待 iOS 16 吗?这 2 项现有功能将会获得较大改变
- iPadOS 16 让 App 视窗化?全新多工模式将能自由调整 App 画面大小
- watchOS 9 备受期待 7 大特色和 6 款支援的 Apple Watch 预测一次看
如果想知道更多关於 Apple 的消息、教学、小技巧或是科技新知,欢迎大家点击以下任一 LOGO,追踪我们的 Facebook 粉丝团、加入官方 Line 帐号、订阅 IG 以及 Telegram。